Lot 174
徐悲鸿(1895-1953) 桐阴独坐惹愁思
立轴 设色纸本
癸未(1943年)作
估价(人民币):4,000,000-5,000,000
成交价(人民币):4,600,000
题识:癸未暮春,悲鸿渝州遣兴。
钤印:徐
尺寸:104×35.5cm. 约3.3平尺
展览
“侨岷华园藏画展”,(台北)鸿禧美术馆,1994年2月至8月
出版
《侨岷华园藏画》第250至251页,(台北)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,1994年1月
纪录
佳士得香港,1986年1月13日,编号177
简介
徐悲鸿的仕女画数量不多,且主要集中在1943、1944年间,其中由杜甫《佳人》诗“天寒翠袖薄,日暮倚修竹”所生发出的数种形象是其水墨仕女的重要题材,是幅即属此类。
《桐阴独坐惹愁思》作于1943年春,绘梧桐树下女子独坐之情态。女子刻画细致、形象真实,其眉眼与现藏于徐悲鸿纪念馆的《天寒翠袖薄》中的仕女如出一辙。面部、脖颈、左手等裸露在外的皮肤都施以淡色晕染,肤色富有微妙的深浅变化,营造出莹润透亮的视觉效果,衬托出女子面容之姣好、气质之超群。头发、衣纹、手部的线条劲健含蓄,造型结构准确,红色的罩衫以平涂绘成,褶皱处富有丝织品的质感,袖口、领口、手镯、耳环等细节敷色淡雅,使仕女的形象更具古意。女子身下的岩石、背后的梧桐则以相对疏放的笔墨绘就,与工细的仕女形成粗细、轻重与颜色上的对比。梧桐的树干先干皴后湿钩,树叶先勾勒轮廓,再迅速以湿笔赋色,形成淡而润、充满水分的效果。
在传统中国画中,画家多以四君子、高士等形象表现品性的高洁,而仕女则用来寄寓美人香草或者闺怨相思。但徐悲鸿的仕女画突破了这一藩篱,此幅《桐阴独坐惹愁思》中沉静美丽的仕女形象,实是在寄寓画家内心之情怀。徐氏在类似题材的作品中往往题以杜甫《佳人》之句,杜诗以“自云良家女,零落依草木”、“在山泉水清,出山泉水浊”来描述孑立于浊世的佳人,以寄托身处安史之乱中的诗人自身。而1943年避居重庆的徐悲鸿面对破碎的家国山河,心中自然有所共鸣,画家以乱世佳人映射遗世独立 的自己,赋予了此作鲜明的时代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