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8月10日 上午9时30分 2022年8月11日 上午9时30分
北京昆仑饭店
Lot 2423
西藏炉关银币/PCGS XF Details98
估价(人民币):200,000-300,000
未成交
简介
1901年西藏炉关银币一枚,Y-A1.1/LM-655,此币是四川卢比的前身,以土法制作,铸额稀少,后多被熔毁改铸,存世屈指可数,PCGS XF Details/98
评级编号:80987783
出版:《中国金银币目录》,页206,图WS0752,王春利编著,中国商业出版社,2020年
鸦片战争以后,随着印藏贸易的开通,英印商品不断涌入西藏市场,英属印度铸造的“印度卢比”银币大量进入西藏。由于印度卢比含银量高,规格统一,方便计算,易于携带和储存,相较数量稀少、成色低劣的本土宝藏币和章嘎币,更受商民的欢迎,随之成为主要货币,广泛流通于西藏及周边地区。基于印度卢比取得的优势,英商乘机牟利,将原本重三钱二分的卢比,折银三钱七、八分使用,甚至以四钱的价格强行购物,从中盘剥。之后,又因国际银价下跌,白银兑换亏损巨大,使藏区的财政危机日益加剧。
印度卢比的强势进入,引起清廷有识之士的不满。四川打箭炉厅同知刘廷恕以“印币边亡”为由,呈请四川总督奎俊以藏饷仿造卢比,并于光绪二十五至二十七年间(1899-1901),在打箭炉(康定)铸造了足银炉关银币。该币以土法制作,形制与印度卢比相似,正面汉文“炉关交铸 足”,背藏文,意为饷银、三钱二分。投放市场后,因成色十足,商民乐用,边饷亦以此币发放,供不应求,遂改由四川省银元局代铸。炉关银币铸行不久,即被大规模开铸的光绪像四川卢比所取代,后陆续熔毁改铸,流传后世者已极难寻觅。—参阅张承光主编《四川藏洋》,中国国际文艺出版社,2011年,页5-7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