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t 853
清雍正 炉钧釉双耳炉
估价(人民币):1,500,000-2,000,000
成交价(人民币):1,725,000
款识:“雍正年制”四字二行篆书款
尺寸:16×6.1cm. Wide×High
纪录
北京诚轩,2013年5月11日,编号835
参阅
《太仓仇氏抗希斋曾藏珍品图录·第三辑·明清瓷器和工艺品》,香港苏富比,1981年5月19日,编号502
《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-颜色釉》,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、商务印书馆(香港)有限公司,1999年,页33,图30;页208,图187
简介
清雍正皇帝追求精细典雅的艺术品味,景德镇御窑厂奉旨烧造御用瓷器,仿古与创新并举,尤以单色釉成就最高,历代官窑无出其右者。唐英在《陶成纪事碑记》中列举了雍正一朝五十七种宜于岁例贡御的釉水品种,其中炉钧釉属于新创烧的十九种釉色之一,并将其特点描述为“色在东窑与宜兴挂釉之间,而花纹流淌变化过之。”传世所见雍正炉钧釉特点鲜明,釉中红色泛紫,似刚成熟的高粱穗色,为雍正一朝独有,尤为珍贵,历来最受推崇。
拍品与仇焱之旧藏清雍正炉钧釉双耳铜式炉、胡惠春旧藏清雍正炉钧釉双耳炉品种相同,唇口微侈,颈部略收,向下鼓出成扁圆腹,双耳圆润,器形柔美丰腴。通体除足端刷酱黑色护胎,其余内外皆施炉钧釉,蓝色与独特的高粱红色交融、垂流、积聚,形成绚烂瑰丽的效果,外壁流淌均匀,观之似山间密林云雾缭绕,又似烈焰跳跃星火迸发,内壁垂流明显,至炉心形成蓝紫交混的色斑,似瀑布归潭,由动而静。内外皆景,光怪陆离,令人惊叹称奇。
在以素雅简洁为要义的雍正单色釉品种中,炉钧釉较为特殊,其釉色融蓝、红、紫等色于一体,釉层肥厚,因而鲜有纹饰,器形较大者肩、腹部起棱或凸饰兽首,器形小巧者则光素无纹,仅以釉色取胜。拍品取素身铜炉款式,施加釉色突出纹理变化,于不变之中寓万千变幻,实为绝佳之品。
品相保存良好。
君臣协力·绚烂瑰丽
变幻无穷的雍正炉钧釉双耳炉
雍正六年(1728)唐英奉命前往景德镇协助年希尧佐理陶务,第二年即派遣幕友吴尧圃前往河南钧州调查钧窑釉料的配制方法,日后据以研制出数种釉色。六年后唐英在《陶成纪事碑记》中列举宜于岁例贡御的各色釉水,共计五十七种,除仿自前朝品种外,尚有炉钧釉等十九种为御窑厂新创。
炉钧釉创烧于雍正时期,亦以此时期釉色最为瑰丽。釉中红、蓝、紫等色交融,组成各种长短不同的垂流条纹,似山峦云气,与斑点交混一起,布满器身。釉中红色泛紫,似刚成熟的高粱穗色,为雍正一朝炉钧釉的典型特征,其后各朝逐渐蜕变为蓝、绿、月白等色,而高粱红则再也难得一见。
雍正时期单色釉烧造成绩斐然,为后世难以企及,此与唐英勤勉之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,但在以帝王为主导的宫廷之中,雍正皇帝事必躬亲,才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。从清宫档案的记载中不难看出,一件瓷器从画样到烧造完成,雍正本人均要亲自过问,对款式、纹样、颜色、做工一一指点,做出褒贬评判,反复强调要“文雅”“秀气”“素静”“精细”,因此御用瓷器无不以此为准则,极尽精巧之能事。
香炉为瓷器造型之一种,以瓷炉烧造为例,即可见雍正的严格要求。据《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》载,雍正八年(1730)二月十九日,皇帝对所需烧造的炉式、釉色做出明确指示,“据圆明园来帖内称,本月十五日郎中海望奉旨:或黄色、或松石色乳炉做几件,鳅耳炉不用安耳,亦做几件,尔将炉样款式镟样呈览。青金绿苗石如有大些的可以做得炉的,将乳炉亦做一件。钦此。”二十八日,“据圆明园来帖内称,二月二十四日做得鳅耳炉木样一件、乳炉木样一件……奉旨:乳炉做时耳子做窄些,鳅耳炉做时做半圆耳。玻璃烧造几件,再将此木样二件发给年希尧,均窑釉烧造些,不独照此一样尺寸,或大些、或小些亦可。钦此。”如此指出木样需修改的细节后,才最终送至御窑厂烧造,此后十月十八日,“将年希尧烧造来的仿均窑瓷炉大小十二件,内务府总管海望呈览。奉旨:此炉烧造得甚好,传与年希尧,照此样再多烧几件。”
清档中所称的“均窑釉”、“仿均窑釉”,对照传世实物,应包含了仿钧釉、窑变釉、炉钧釉等不同品种,待雍正十三年唐英以《陶成纪事碑记》完成总结报告时,才明确区分釉种之不同。拍品清雍正炉钧釉双耳炉,双耳较习称蚰龙耳铜炉者式样圆润,稍呈半圆形,乃经雍正皇帝御览木样后略加修改而成。通体满施炉钧釉,釉中红色偏紫,为独特的高粱红,红蓝二色交融、垂流,形成绚烂瑰丽的效果,如梦似幻,于素雅的器形中寓色彩之万千变化,引人赞叹。
传世所见炉钧釉器形,尚有蒜头瓶、莲瓣口瓶、盘口瓶、纸锤瓶、花插等多种,据档案记载,雍正十年(1732)二月初六,雍正皇帝下旨将炉钧釉梅瓶配紫檀木座,可知炉钧釉器主要供皇帝赏玩或作宫廷陈设。此一品种器形多秀美典雅,不妖不拙,或光素,或仅以弦纹、贴塑铺首为饰,着重体现釉色的变幻无穷,最符合雍正皇帝秀雅含蓄的鉴赏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