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t 403
吴冠中(1919-2010) 桂林漓江
镜心 设色纸本
估价(人民币):2,800,000-3,500,000
成交价(人民币):8,510,000
题识:吴冠中。
钤印:吴冠中印、八十年代
尺寸:96.6×129cm. 约11.2平尺
展览
“吴冠中画展”,(新加坡)国立博物馆,新加坡国家美术馆、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主办,1988年2月10至21日
出版
《吴冠中画展》图版52,新加坡国立博物馆,1988年
《吴冠中作品收藏集II》图版17,人民美术出版社,2003年9月
《吴冠中全集·5》第201页,湖南美术出版社,2007年8月
纪录
佳士得香港,2008年12月2日,编号1415
简介
说明:1972年冬,尚在农场劳改的吴冠中获准探亲,与妻子途经桂林去贵阳探望病重的岳母。他们在阳朔停留了一天一夜,韩愈诗中描写的“江作青罗带,山如碧玉簪”的美景,引起画家内心的强烈共鸣,作油画写生《漓江新篁》、《桂林山村》等,自此,桂林漓江便经常形诸画家笔端。约作于1982年的这幅水墨《桂林漓江》,正是在他1970年代油画写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
吴冠中认为,诗人描写漓江的青与碧是类似色,虽然和谐,但并列时色彩感并不强,甚至会令人忘记色彩的存在,这种对色彩复杂性的减弱,只是突出了质感;从造型艺术的角度看,“罗带”与“玉簪”才是漓江山水的本质之美。因此,他笔下的漓江,“大都着力于江山如画的倒影之美,着力于酥软、柔和的情调之渲染……将罗带与玉簪的对照之美,使构成酥软与柔和的虚实之美,作为充溢整个画面的主角。”
对色彩和点、线节奏的敏感,是吴冠中艺术上的优胜之处。画中,吴冠中借流畅的排笔,以抽象的块面,状写漓江独特圆浑而飘渺的山形:淡墨的叠叠远山,少露圭角;浓墨泼出的近景山峦,浑然拔地而起,突出山的奔涌之势,纵横磅礴,似要吞噬万物;远山与近景之间,重灰色、略带圭角的小山,在增加山之层次的同时,又连接了远近之境,打破了圆形山峦的单调。水中清淡的倒影,则凸显了漓江的飘逸。蜿蜒横过画面下方的澄澈江水,强化出江水如带的流动之感。
吴冠中一贯主张“在色彩的世界中,黑白是主宰,明度是色彩效果的幕后操纵者。”此作远山与中景的山峦、水中的倒影,皆为不同层次的灰色,它们与留白的江水,浓墨点出的民居,在整体上形成黑白灰的节奏。而画中点点柳绿桃红,与江上飘然的小舟一道,为平缓的节奏增添了淡然的生机。画中远远近近的山之层次,着意表达玉簪的半透明质感,而浓淡、虚实的对比,正传递出漓江山水酥软而柔和的温润韵味。